会计等式有哪些
会计等式一般有三种等式,分别是静态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和综合会计等式,具体如下:
1、静态会计等式
静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是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其公式为: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2、动态会计等式
动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组合而成。其公式为:收入-费用=利润。
3、综合会计等式
综合会计等式: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利润。
会计等式解释
1、会计等式是指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的恒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恒等式。
2、会计等式揭示了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任何发生的一笔经济业务,都会完全符合上述会计等式的要求。
会计等式重要意义
会计等式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1、明确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2、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便于进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3、它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的依据;也是审查会计账簿的理论依据。
会计等式有什么?会计等式是揭示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恒等式.会计等式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是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即数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恒等式.它是各会计主体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报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企业经济业务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九种基本类型: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8)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有财务状况等式、经营成果等式、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的联系.
财务状况等式
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称资产负债表的要素,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第一会计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经营成果等式
经营成果等式,亦称动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的会计等式.即: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也称利润表的要素,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第二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的联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又称为第三会计等式.第三会计等式动态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的公式:
1.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贷)
3.存货=材料(含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生产成本(包括在产品+半成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等-存货跌价准备
4.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价[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原价也包括在内]-累计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已提折旧也包括在内]
5.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
扩展资料资产负债表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计算公式
(一)资产负债表资产类公式:
1.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对应的坏账准备
3.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预收账款(借)-应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4.预付账款=应付账款(贷)+预付账款(贷)-对应的坏账准备
5.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
6.“存货=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货销商品等”
存货=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跌价准备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企业,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7.其他流动资产=小企业
除
以上
流动资产项目
外的
其他流动资产
8.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小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投权性质投资账面全额]
9.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原价也包括在内]
10.累计折旧=累计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已提折旧也包括在内]
11.工程物资=工程物资
12.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为贷方余额,以“-”号填列]
13.无形资产=无形资产
14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将于1年内(含1年)摊销的数额”
15.其他长期资产=“小企业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长期资产”
(二)负债:
16.短期借款=短期借款
17.应付票据=应付票据
18应付账款=应付账款(贷)+预付账款()贷
29.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借)+预收账款(借)
20.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
21.应付股利=应付股利
22.应交税费=应交税费
23.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交款(贷)[“其他应交款”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24.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
25.其他流动负债=“小企业除以上流动负债以外的其他流动负债”
26.长期借款=长期借款6688体育体育网站入口
27.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
28.其他长期负债=反映小企业除以上长期负债项目以外的其他长期负债,包括小企业接受捐赠记入“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尚未转入资本公积的余额。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上述长期负债各项目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负债,应在“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内单独反映。上述长期负债各项目均应根据有关科目期末余额减去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负债后的金额填列
(三)所有者权益
29.实收资本=实收资本
30.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31.盈余公积=盈余公积
32.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弥补的亏损,在本项目内以“-”号填列]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总账余额
_韵率撬凶什赫硖盍蟹椒?(1)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总账余额(2)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坏账准备”余额(3)预收款项=“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4)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5)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6)存货=所有存货类总账余额合计+“生产成本”总账余额-“存货跌价准备”总账余额(7)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总账余额-“累计折旧”总账余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总账余额(8)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总账余额-“累计摊销”总账余额-“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总账余额(9)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总账余额-“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总账余额(10)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账余额—明细账中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11)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总账余额—明细账中1年内“长期待摊费用”(12)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6688体育体育网站入口
资产负债表的公式表如下:
⑴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总账余额
⑵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坏账准备”余额
⑶预收款项=“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⑷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⑸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
⑹存货=所有存货类总账余额合计+“生产成本”总账余额-“存货跌价准备”总账余额
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总账余额-“累计折旧”总账余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总账余额
⑻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总账余额-“累计摊销”总账余额-“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总账余额
⑼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总账余额-“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总账余额
⑽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账余额—明细账中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
⑾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总账余额—明细账中1年内“长期待摊费用”
⑿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总账余额
资产负债表:
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
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
计算公式:
流动负债合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应付手续费及佣金+应付职工新手+应交收费+应付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交款+内部应付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预计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合计,其中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和应交利润等。
(2)长期负债指企业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需要偿还的债务合计,其中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务、长期应付款项等。资产负债表表中负债合计=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扩展资料:
填制原理: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它既是一张平衡报表,反映资产总计(左方)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右方)相等。
又是一张静态报表,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如月末或年末。通过在资产负债表上设立"年初数"和"期末数"栏,也能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
(一)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各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填列。
有些项目则需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需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二)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应收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
(三)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需要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四)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项目。
应当根据“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固定资产”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五)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等总账科目期末余额的分析汇总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
关于资产负债表科目公式和资产负债表的公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6688体育平台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