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逐步走向计算机会计记账自动化,在这一进程中却遇到了来自计算机记账方法方面的阻碍。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会计记账凭证保管期限,希望能帮到你。
会计记账凭证保管期限(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的保管年限都是15年。
(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除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辅助账簿的保管年限都是15年;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保管年限都是25年;固定资产卡片是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3)财务报告类:月季度财务报告(包括文字分析),保管年限是3年;年度财务报告(决算)(包括财务分析)属于永久性保管。
(4)其他类:会计移交清册的保管年限是15年;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性保管;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的保管年限是5年。
1.年度财务报名(决算),会计档案保管和销毁清册是永久的2.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是25年。3.会计凭证,账簿,会计移交清册是15年。
会计记账凭证的主要种类按照适用的经济业务分类
一、记账凭证按其适用的经济业务,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两类。
1)专用记账凭证:用来专门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专用凭证按其所记录的经济业务与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有无关系,又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
a.收款凭证:用于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会计凭证。它是根据有关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是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有关明细账和总账等账簿的依据,也是出纳人员收讫款项的依据。
.付款凭证:用于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它是根据有关现金和银行存款支付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是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有关明细账和总账等账簿的依据,也是出纳人员付讫款项的依据。
c.转账凭证:用于记录不涉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它是根据有关转账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转账凭证是登记总分类账及有关明细分类账的依据。
2)通用记账凭证:用来记录各种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在经济业务比较简单的经济单位,为了简化凭证可以使用通用记账凭证,记录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按照会计科目分类
二、记账凭证按其包括的会计科目是否单一,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两类。
1)复式凭证:又叫多科目凭证,将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及其发生额均在同一张记账凭证中反映的一种凭证。优点:可以集中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科目对应关系,便于了解有关经济业务的全貌减少凭证数量节约纸张等。缺点:不便于汇总计算每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
2).单式凭证:又叫单科目记账凭证。每一张记账凭证只填列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一个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账凭证。
优点:内容单一,便于汇总计算每一会计科目的发生额,便于分工记账。
缺点:制证工作量大,且不能再一张凭证上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内容分散,也不便于查账,还易出差错。
按照是否汇总分类
三、记账凭证按其是否经过汇总,可以分为汇总记账凭证和非汇总记账凭证。
1)汇总记账凭证:是根据同类记账凭证定期加以汇总而重新编制的记账凭证,目的是为了简化登记总分类账的手续。汇总的记账凭证根据汇总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分类汇总和全部汇总两种。
分类汇总凭证。分类汇总凭证是根据一定期间的记账凭证按其种类分别汇总填制的。
全部汇总凭证。全部汇总凭证是根据一定期间的记账凭证全部汇总填制的。
2)非汇总记账凭证:是没有经过汇总的记账凭证,前面介绍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以及通用记账凭证都是非汇总记账凭证。
按照用途分类
四、记账凭证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分录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和联合记账凭证。
1)分录记账凭证是直接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载明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和金额的凭证。
2)汇总记账凭证是为了减轻登记的工作量,根据记账凭证进一步汇总而编制的用来登记总账的一种记账凭证。它可进一步分为汇总记账凭证和记账凭证汇总表两种形式。
3)联合记账凭证是指既有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的内容,同时又具备记账凭证内容的凭证。
会计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记账凭证种类甚多,格式不一,但其主要作用都在于对原始凭证进行分类、整理,按照复式记账的要求,运用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分录,据以登记账簿。因此,记账凭证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1)、记账凭证的名称
(2)、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
(3)、记账凭证的编号
(4)、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
(5)、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向
(6)、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
(7)、记账标记
(8)、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30年。会计凭证属于会计档案的一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一般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其中,永久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档案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会计凭证保管解释
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证的装订、编号、存档和按规定办理调阅手续及到期销毁的全过程。会计凭证是一种有法律效力的重要经济档案,入账后要妥善保管,以便日后随时利用查阅。
会计凭证保管作用
会计凭证保管的作用如下:
1、有利于完善经济责任制度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及记录,是由若干责任人共同负责,分工完成的。会计凭证作为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体现了经济责任制度的执行情况。单位会计制度可以通过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的规定,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度,使各项业务的处理顺利进行。
2、有利于及时进行会计记录,从经济业务的发生到账簿登记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通过会计凭证的传递,使会计部门尽早了解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并通过会计部门内部的凭证传递,及时记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会计凭证保管的内容
会计凭证保管的内容包括:整理会计凭证;装订会计凭证;归档存查会计凭证;加具封面并签章。
会计凭证保管的原因
会计凭证是记账的依据,是重要的经济档案和历史资料,所以对会计凭证必须妥善整理和保管,不得丢失或任意销毁。
会计凭证会计账册保存年限为30年。
会计账簿是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料,需建立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账簿管理分为平时管理和归档保管两部分。各种账簿要分工明确,指定专人管理,账簿经管人员既要负责记账、对账、结账等工作,又要负责保证账簿安全。会计账簿未经领导和会计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批准,非经管人员不能随意翻阅查看会计账簿。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1、永久保存: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及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是需要永久保存的;
2、会计凭证需要保存30年,包含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例如平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火车票、汽车票等等,都属于原始凭证,都需要保存30年。会计账簿需要保存30年,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等,其中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卡片账的保管年限是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此外,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也是需要保存30年的;
3、保存10年:除了上面提到的需要永久保存和需要保存30年的会计档案外,其余的会计档案就是需要保存10年的,常见的会计档案包含月度、季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等。
法律依据: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十一条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三年。临时保管期间,会计档案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且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第十四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记账凭证保存30年。
拓展内容:
记账凭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应当保存30年,纳税申报表等涉税资料应保存10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合法、真实、完整。
会计凭证包括但不仅限于原始凭证,我国《会计法》第十四条规定“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记帐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可见,会计凭证是指包括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财务凭证的总称。
记账凭证只是会计凭证的一种,是会计人员做账时填写会计分录的那张纸,主要是为便捷登记账簿提供会计分录;而真正发挥作用、能证明会计事项的是附在记账凭证后面的原始凭证,或者说只有当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共同组成的会计凭证才具有完整的法律效力。
原始凭证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是并列从属于会计凭证的,单纯的记账凭证不包含原始凭证。
从取得的来源和方式看,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是经济业务发生的最初证明,在法律上具有证明效力,所以也可叫做“证明凭证”。记账凭证是编制会计分录后填制的单据,又通俗的称“会计分录凭证”,是介于原始凭证与账簿之间的桥梁。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是30年,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的会计凭证中,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保管期限为10年;其余会计凭证保管期限为30年。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凭证分类: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按其编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最初发生之时即行填制的原始书面证明,如销货发票、款项收据等。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以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按照经济业务的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入账簿的直接依据,常用的记账凭证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
最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10年、30年两类。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了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并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
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条例: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
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利用会计档案,在进行会计档案查阅、复制、借出时履行登记手续,严禁篡改和损坏。
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第十四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账簿登记规范要求:
(1)登记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同时记账人员要在记账凭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已经登账的符号(如打“√”),防止漏记、重记和错记情况的发生。6688体育app浏览器
(2)各种账簿要按账页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如发生跳行、隔页,应将空行、空页划线注销,或注明“此行空白”或“此页空白”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名或盖章。
(3)登记账簿时,要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不得用圆珠笔(银行的复写账簿除外)或者铅笔书写。
红色墨水只能用于制度规定的“按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在不设减少金额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金额;”等情况。
(4)记账要保持清晰、整洁,记账文字和数字要端正、清楚、书写规范,一般应占账簿格距的二分之一,以便留有改错的空间。
好了,关于账簿记账凭证保管期限和会计记账凭证保管期限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